南通通州:抢秋收、忙秋种 机械化全力守护“粮袋子”
11月28日,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兴仁镇韩家坝村大利家庭农场的稻田里,最后一批晚稻迎来全面丰收。金色稻浪滚滚,收割机轰轰作响,不多会儿,一块地的稻谷就收割完成。经过脱粒后,金灿灿的稻谷从出粮口倾泻而下,映出农场负责人王建花灿烂的笑容。
抢农时、赶进度,实现秋粮颗粒归仓是眼下的头等大事。通州区依靠农业设备机械化释放更多生产力,以“不荒一亩良田、不误一刻农时”的态度抓好秋收、秋种工作,变“丰收在望”为“颗粒归仓”,同步把好秋种关,期待来年好“丰”景。
走进位于通州区兴东街道紫星村的通紫家庭农场内,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满目金黄,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稻香,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杆,一台台收割机在稻浪间奔腾穿梭,田间地头呈现一派繁忙景象。
连日来,种粮大户陈昌升正抢抓晴好天气,开镰收割晚稻,确保晚稻颗粒归仓,三台大型水稻收割机有序作业,伴随着轰隆隆的机器声,滚滚稻浪散发出浓郁的稻香,收割、脱粒、吐粮、碎秆还田等工序一气呵成,颗粒饱满的稻谷被“收入囊中”,金灿灿的谷粒装了满满一车。为了方便收割好的水稻运输、储存与销售,它们都将被送到烘干厂进行加工处理,得益于机械化和自动化,田头送来的粮食从进仓到出库,节约人力资源,粮车进来,过地磅后,直接卸粮,随后便进入烘干设备,烘干好的粮食再通过传送带送出,由铲车直接运上卡车,做到及时烘干,安全入仓。
种粮大户陈昌升说:“之前没有烘干机只能靠阳光晾晒,而且要到处找可以晾稻谷的地方,人手不足的时候还要请工人,现在烘稻子方便多了,稻谷收割下来后,就直接运到烘干中心进行烘干,省力又省时,原来需要一周时间才能完成的过程,如今只需要半天时间,既节约了人工和时间,又提高了稻谷的品质。”
近两年,兴东街道从保障粮食安全、保证耕地面积、保护耕地地力等方面综合考虑,陆续在承包到期或即将到期的大棚蔬菜地上改种小麦、水稻等粮食作物,在强化耕地保护和严守耕地红线基础上,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步伐,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,稳定粮食生产。
烘出的粮食干净无污染,粮食安全更有保障。在通州区十总镇育民村新型合作农场烘干机房内,10台循环式智能化的烘干设备正开足马力24小时不停歇进行烘干作业。新收的稻谷不再需要晾晒,直接被送入智能烘干机,既节约了人工和时间,又提高了稻谷的品质,为保障颗粒归仓和粮食安全提供了“最后一环”装备支撑。
十总镇育民村新型合作农场种植水稻947亩,据十总镇育民村新型合作农场负责人介绍:“我们10台机组开足马力,一天可以烘干120吨粮食,从田里面收割上来的新鲜谷子直接送进烘干机,22个小时就能烘干成干谷,不仅速度快,水分均匀,而且不受场地和天气影响,减少了人工晾晒带来的损失,平均算下来每亩地可以减少百分之五的损失。经过烘干后的稻谷水分含量从25%降低到14.5%左右,达到出售标准。”
“以前苦于晾晒条件有限,往往造成霉变等损失。现在好了,我们可直接把粮食运过去进行清理、烘干,解决了‘丰收后的烦恼’!”十总镇育民村种粮大户张水华说。
粮食烘干是保障粮食品质,减少粮食损失、确保粮食丰收进仓的主要环节和关键措施。近年来,十总镇育民村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机械化,于2020年建成全省首家无人农机示范基地,以北斗导航系统为技术支撑,围绕耕、种、收、管四大机械化作业环节,进行智能化农机作业服务,坚持以科技精准农业,努力把首家“无人”农场打造成探索稻麦轮作智能机械化发展路径的新阵地、展示智能农机装备的新平台和培训新型农机技术人才的新课堂。同时为农户提供专业技术支持、机械化服务,为粮食丰产、丰收提供了重要保障。
南通市通州区二甲镇桦兴粮食种植农地专业合作社的350亩水稻迎来了大丰收。“今年种植的水稻品种优质、产量高,从稻穗的颗粒大小来看,这批稻米的成色还是不错的。”桦兴粮食种植农地专业合作社社长戴松华喜悦溢于言表。此次收割共用3台收割机抓住利好天气进行收割,一天内全部抢收结束,颗粒归仓。今年6月,26万斤金黄麦粒如数归仓,11月,14万斤水稻也已全部进仓。
前脚水稻刚收割完毕,后脚就翻地播麦种。近年来,二甲镇桦兴粮食种植农地专业合作社以“撂荒地”、“懒人田”整治为契机,由零散化为规整,强化系列举措,大力推广科学的“稻麦”轮作模式,不仅改善土壤结构,培肥地力,还提高了土地产出率,让高标准农田项目发挥出最大的效益,两种作物的无缝对接,实现了一年两茬稳收。
伴随着阵阵轰鸣,二甲镇坨墩村也掀起了冬小麦种植的热潮。为确保冬小麦播种工作的顺利进行,坨墩村严把小麦播种质量关,加强田间巡逻,组织技术培训,开展跟踪式的技术指导服务,强化了小麦播种期间农田的管理措施,保障冬小麦播种工作的顺利完成。
“明年我们计划继续扩大种植规模,持续探索改良种植方式,提升水稻品质。”合作社社长戴松华说,“同时,我们还将持续推进田园综合体项目、撂荒耕地复耕复种、宽幅梯田和土地流转等工作,带动广大农民发展水稻等特色农业种植产业,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、科学化、现代化发展,不断增强农村‘造血’功能,带动村集体和村民‘双增收’。”(作者:童轩、徐艳梅、杨培、周小刚、王晓玉)